周德智律师
职位:万同律所合伙人、主办律师
职业领域: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投融资与公司事务、争端解决等
民营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发展的阻力,甚至是生存的压力,正因为如此,民营企业要想绝地求生和发展壮大,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切实防范法律风险,做到有备无患。为此,笔者从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事前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的法律意识
民营企业法律意识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是民营企业老板意识的提高。企业老板首先要有法律敏感性和法律觉悟,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对于民营企业家,要树立规则思维、程序思维,要把法、理、情正确排序,甩掉关系能搞定一切的老观念。要积极聘请专业律师作为其法律顾问和参谋,依法决策、管理和维权。另一方面,企业要学会从微观方面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把防范法律风险贯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企业要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外派学习等方式,定期对各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的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养其法律素养和知识,在经营和管理的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构建稳固的法律风险防范根基。
二、完善企业治理和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要因地制宜吸收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自身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抛弃一人能治天下的理念。企业要全面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网络化等科学手段,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不断进行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的改善和优化,提升运作效率。对于家族式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发展一定程度时,应选择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将企业产权和管理权相分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制约机制,根据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适时校正和更新内部治理模式。
三、制定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优势和作用
企业要建立法律风险防范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同时聘请律师等专业法律人才担任法律顾问,并使二者有效结合,各自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建立企业法务人员和法律顾问列席企业的重大决策会议制度,对诸如对外投融资、项目并购、资产处置、股权或项目转让、重大合同的签订、履行、对外担保等事项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和论证。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时效管理制度,对逾期应收账款,从时间、催收层级、催收方式上加强管理,以提高回收效率。建立法律纠纷管理流程,提高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类型法律纠纷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构建法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定期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调查,并分类整理、归纳,聘请专业法律人才进行集中评估,出台针对性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四、加强内部劳动合同和对外交易合同签订、履行的动态管理
要完善劳动人事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根据自身状况和法律规定拟定有效的,符合企业特点的,并能最大限度防范劳动人事法律风险的劳动合同、保密合同、竞业限制合同;一定要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办理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入职时一定要收集劳动者的身份信息、学历、资质、离职等证明、明确岗位职责,告知并签署可能涉及劳动者利益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防范内部劳动用工风险。
在市场交易中,从合同签订前期摸底调查到合同谈判、签约、担保、审批、履行、结算、违约处理到合同终止,应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人员和职权,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调查的标准和方式,合同的签订、审批、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管理,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同时,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要重点审查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检查合同条款是否正确完整合法、合同抬头和落款是否正确齐全,合同标的、质量标准、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合理并对我方有利;对企业所有的合同都要进行分类、集中管理。对合同履约过程进行跟踪,并对异常情况即时反馈和预警,适时作出反映,依法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全力防范市场交易法律风险。
五、切实防范投资、融资、担保等法律风险和债务风险
有人说过,“把金融搞得很复杂的那些人都是骗子”,作为民营企业的决策人一定要慎重,不得以各种名目参与向社会公众进行非法集资和借款;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投资和项目宣传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投资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必要时应当聘请律师和相关机构做尽职调查和评估;企业应当根据自己需要和能力,合理选择合法的借贷融资方式,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股权及债券融资、风险投资,但应当避免陷入高利贷和不合理的融资条件,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或使自身丧失控制权。提供担保必须谨慎,应当充分了解被担保企业或个人的经营状况、资产状况及诚信状况,并要求其提供反担保,避免将企业及其股东、关联单位,甚至亲友都带入债务风险的大船。
知识产权部 周德智律师
万同·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万同律师事务所 渝ICP备15007307号 Copyright 2014 Wayton & Partner.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