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订阅号

【万同研析】初入职场的新人们,你们的劳动合同签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4日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大学毕业季注定是非常特别而难忘的。很多的毕业生或是没有经历论文答辩或是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或是没有拍摄毕业合照,在浑浑噩噩中就毕业了。不仅如此,毕业后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找工作,似乎也变得更难了。

初入社会,相信大家对很多事物都是未知的,特别是对于找工作来说。工作就得签订劳动合同,大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千万不要掉进“陷阱”里面。在这里,作为一个也是今年七月份刚毕业的大学生,笔者给大家几个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小提示。

一、劳动合同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我国立法要求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并非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就确立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应自“用工之时”起确立。

据笔者了解,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工作都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大家可能觉得签不签劳动合同无所谓,不重要,其实不然,签订劳动合同是非常必要的。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守法意识,还可以有效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二、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一)试用期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二)试用期的工资待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的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五险一金为法定义务。

注: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劳动合同期限未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3、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5、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得单独订立试用期合同。

三、劳动合同不得约定的条款

1、需要劳动者交纳保证金的条款;

2、需要劳动者在服务期违约金、竞业限制违约金以外承担违约金的条款;

3、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

四、劳动合同无效的事由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五、大家对于“三方协议”的误区。

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与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一)三方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

1、三方协议是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三方合同;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双方合同。

2、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之时自行终止;而劳动合同通常会约定期限。

(二)关于三方协议中违约金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除服务期违约金、竞业限制违约金以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虽然三方协议不属于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约束,但是三方协议受《合同法》的保护。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单位为了留住毕业生或者最大限度保障自己单位的权益,在签订三方协议时以高额的违约金来约束毕业生。笔者认为,签订三方协议时,大家的身份还是学生而非劳动者,所以在三方协议中约定高额的违约金是不合理的。虽然在我国的立法中还没有法律明确地规定三方协议中不能约定违约金,但是,与学生约定违约金在笔者看来就是显失公平的,特别还是高额的违约金。因此提醒大家在签订三方协议时尤其要注意,要力争取消违约金条款或者将违约金金额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


版权所有:万同律师事务所 渝ICP备15007307号    Copyright 2014 Wayton & Partner.All rights reserved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830号